中华健康网/养生常识/饮食养生/四季养生/养生保健/养生人群/中医养生/运动养生/养生食材/养生菜谱/标签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健康新闻 > > 正文

最美中医人——刘经仁

2022-03-04 09:30:39 来源: 中华养生网  点击: 标签:

导读: 中医药事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关怀和人民群众喜爱,中医药发展也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,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更体现特色优势、彰显

中医药事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关怀和人民群众喜爱,中医药发展也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,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更体现特色优势、彰显时代价值作用,也一定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。在两会即将到来之际中医药人刘经仁对祖国表达最真挚的祝福。

最美中医人——刘经仁

刘经仁,男。民间老中医,实战型“中医全科专家”,2020年12月,北京百年浩瀚中医研究院授予《中医全科专家》称号。刘经仁在中华名医网,被评为2021年百位杰出名医。擅长治疗:中风,腰椎间盘增生,阳痿,妇科病,痛经,妊娠恶阻(呕吐),风湿痹痛,肩周炎。冠心病,胸闷,肺积液,腹胀,等多种疾病。

他从小就受到中医的熏陶,出生在广东省阳春市一个农村家庭。生于1966年12月,父亲也是一个民间中医,有急救绝技,在他很小的时候,看见有个邻居跌倒在路上,没有了呼吸,是父亲用针刺手指救活过来。小时经常听父亲说什么急救之类的话,可惜他听不懂。那时候,他很小,他们村,中医遍地,村尾有个蛇医,治毒蛇咬伤最出名,可惜没留下传人,邻村有个比较有名的老中医,经常和他父亲讨论方药,诊脉。老中医诊脉时聚精会神,凝神细听的画面至今不忘。脉诊的:快,慢,寒,热,浮,沉,有力,无力等都是父亲带入门。后来自学完28脉诊断方法。

改革开放后,西医服药的方便取代了中医。由于多种原因而不行医。周围的人在经过了二十年的西医治疗,发觉身边有很多人的病治不好,刘经仁立志做一个手到病除的中医,从启中医之梦。从此,他为家人,亲人默默保驾护航。也有比较亲密的朋友,遇到治不好的病,私下请他帮忙治病,一般求助到的病人,疗效都比较好。在他看来,治病是举手之劳,也没有做病案记录。

直到2017年,发展中医的号角吹响,应中医朋友邀请,进了几个中医群,在中医群上,有很多凝难病患者在群上求治,通过听患者诉说症状,看舌像,远距离也能治好病,并能得到患者较好的反馈,从而留下了治好病的微信记录。远距离能治好病,很多中医同道都不相信,说有这么神?治好的病例多了,老中医,中医专家,中医全科专家,有人在群上,网上说开了。

中医成长历程:

刘经仁小时的懵懂,一眨眼就过去了,中医,离他们远去。他第一个成功治好的病人是他的妻子。那时,1990年,他结婚第二年,妻子得了种怪病,怕冷,到水打冷颤,唇紫色。在当地市人民医院,中医院,住院治疗无效,遍寻本地名医治疗也无效。花了数千元,相当于现在(2021年)十万元。由于小时中医的启蒙,不得不自已钻研中医,在《女科秘诀大全》的指导下,几剂中药治好了妻子的病。女人产后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病,妻子的病,成为他青年时对中医的诊脉,用药的临床实践,使他对中医药的研究得到提升。他有个心得:当一个医生对别人治病时,患者只会关心药有效或无效,或者服了几剂药不回头,医者还以为自已医术高明,把病人的病治好了。却不知患者不屑回头,患者不会细分用药过程的得失、好坏。当患者是亲人或自己有病时,自己是时时刻刻在身边,服药后能感知每一药性产生的作用和变化。例如:

2019年11月,他本人头痛。大胆创新:头痛用附子,干姜,肉桂。服药后一夜无睡。当时,他头痛了十多天,每当午后,前额头痛,视物重影,以为高血压,用菊花,山枝等药无效,量血压后却低血压(低62,高96)。又改用天麻9克,川芎6克,白芷9克,白芍12克,桃仁6克,三七5克等主药,这些都是袪头痛头风的药,配补血,补气,行气药党参10克,当归9克,熟地6克,陈皮5克十味药,一次摘三包,食完不见效,又摘三包,食第四包还无效。此时,不知何去何从?真有点迷茫了。

自诊脉: 浮取无脉,中取细弱。自诊断为: 阳虚,气虚。加附子,干姜各6克,肉桂粉3克。服药后,夜里无睡意,后来迷迷糊糊胡睡着了,却恶梦连连到天亮。心想: 是不是下药不对?热攻于头?但惊喜的是,第二天中午头不痛了。第二晚又食了最后一服,加了同样的药,服后并无恶梦,直睡到天亮。这病例刘经仁亲身体会,值得中医大家探讨,也许这就是中医常说的“瞑眩反应”吧。一些久病,大病,重病,服药后产生“瞑眩反应”,是病好的征兆。

在1700年前。医圣张仲景说:阴阳不平衡之时,人最易得病,邪在表,病亦为在表,浮脉主表,亦有里证,主表其大纲也;沉象在里,应病亦为在里,沉脉虽或有表证,主里其大纲也。数为阳,阳主热,而数有浮、沉,浮数应表热,沉数应里热,虽数脉亦有病在脏者,然六府为阳。张仲景明确指出了诊脉的细微变化。

(2020年初,武汉疫情恐慌时,对病毒寒热性质的论证)

2020年初,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当时刘经仁在“专家群"里,他第一次提出“寒湿症”的辫证思维,遭到很多人的反驳,多数人以温疫论,他用了很多理论论证和疑似病证证实是寒湿,如新冠肺炎有一个共同证状:睡到半夜特别怕冷。他作了详细论述和解析:半夜,属太阴,人的皮肤会吸取天地之精华,夜半养阴,日午养阳,周而复始,阴阳平衡,人才无得病。阴阳不平衡之时,人最易得病,春节前气温高如夏,节后气温骤降,寒冷突袭,使人体的机能还没来得及调整,造成人体的机能和大自然没能高度统一,是阴阳不平衡的重要原因。风夹寒一下子侵入肌表,抵抗力差的,如阴虚,阳虚,阴阳两虚,气血虚等人群统统中招。本次疫情受影响大多数是中老年人,正是中老年人体虚多,风寒既入,体虚无法抵挡,病邪迅速抢占经络穴道,攻占脾胃肺肾。经络堵塞,津液不能输布,堵而发热,热伤津液,百病变生。既生热象,全医人员清热降火,开始降火,效果显然,不久复发,复发再降火,如此反复,把人体仅有的一点火也灭掉,人能不死?人能活着,全赖火气蒸腾,升发阳气,推动气血运转,人方能得活。一味扑火散气,只是暂时之举,人既发热,滋阴降火,虽得法,病既好转,还须扶阳育阴,方得万全。

辩证不变,方药不变,阳之将尽,夜半太阴,大寒,虽盖被蓐乃寒冷彻骨。(出自2020年初专家讨论群聊天记录)。

2020年初,正值疫情时,疑似病例:他妻子泛力,流鼻水,是初感,他选用桂枝汤,估计食一,二包能好。初感脉象:浮取无脉,很微,中取紧脉,搏指左右跳动,无力,沉取较正常,有力,时而无力搏几下。

辩证:浮取无脉为阳虚,有脉无力,脉微,为气虚,中取紧脉,左右跳动,风寒,病邪已在半表半里,沉取脉较正常,但有时软一下,无力,说明病邪正向里侵。

用药处方:桂枝汤。要驱病毒外出,除了桂枝汤,他方难解。如果选用药不当,病邪可能会向里侵入,侵入脏腑,困住脾胃,脾胃被困,津液不能上布,肺得不到润泽,其病在肺,其根在脾胃。病毒大量繁殖,灼伤气机,此时寒热难分。

搏指时左右跳动,出现紧脉,预示内有风寒,既有风寒,散风寒药大把,比如麻黄,青蒿,桔梗,连翘等等,在这么多散风药中,只有桂枝是走肌肉的,桔梗是走肺的,患者既是泛力,流鼻水,说明风邪还在肌肉里,很多药都是分经走的。只能选用桂枝,桂枝走肌肉。服了桂枝汤后,浮中沉皆见紧脉,说明风邪散见于各经脉里,还须说明一个细节,就是以往多屈膝而睡,服药后,早上5点多发现她是平躺伸直脚睡,呼吸舒畅。屈膝而睡,阳气不足,伸直脚而睡,阳气通畅(伤寒论有论,阳气到,其腿必直)。有好转,不流鼻水,无泛力感。两剂痊愈。(出自2020年初专家讨论群聊天记录)。

(刘经仁体会最深医案1,不被病人说词误导)作为一个医生,有很多病情,有时病人说的话会误导人。我举个例子:有个病人(女),气虚,说话无力,全身不是这痛就那痛,不舒服,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大病来,就是累,愁眉苦脸不想工作。我诊断为虚寒,开了补气药其中有红参,当归,熟地,炒白术,附子等,一服药后,她电话说太热,燥,难睡,不敢再服,我根据患者说词,电话说:去附子,加麦冬。无独有偶,我晚上办事正好经过患者家,顺便进去,诊脉:沉,迟,涩,浮取脉微。心想:何来热呢。不建议去掉附子加麦冬,反加更热的肉桂。要求患者再服试试。

结果服药后患者说不热,也好睡。大便次数有点多(一天三次,平时是一天一次,属便秘型难排便),说有点寒。我说不是药寒,是你原本就体质寒。好像这种情况,很多同道可能不相信,其机理是什么呢?

中医经常说:病证,脉证合一,用药较应手。但病证,脉证表现不一样时,用药较为纠结。听信患者说热,去热药改用凉药,还是坚持自己诊脉的判断?这无疑是给医生一个考题。检验医生的水平。病证,脉证表现不一样时,应以脉为准。脉最能反映体内的真实情况。很多时候,患者信你就有效。好像这病例,患者说热不对劲,反加更热的肉桂,就是坚持脉的指导:你病属寒。患者不信,不屑一顾,互失信任,医者失败,患者病难好。为什么明明是寒,食点热药,却又觉得热,治不了病呢?其机理就是:虚火散越,火不归经,虚火不得寐,用肉桂引火归原,一服奏效。寒象立现,几服药后精神大振,人也乐观很多。

我们经常听一些人说,难睡啦,虚啦,食寒又不得,食热又不得,其实都是气不归经,火不归经。

这些病例充份说明诊脉的重要性,对药理,药性,病理,病状的透切掌握。

(刘经仁体会最深医案2,不问病因,诊脉开药也有效)2019年12月,我有个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做客,闲聊了一会,就说:

政,听说你这几年来中医医术很好。

我说:

一般般啦,有些病也很难治疗的,一个月治不好的病,我都失去信心了。

同学说:很多人连治疗效果都没有,也去行医。

我说:我虽然碰巧治好一些病,但还不敢公开行医。

同学说(化名张三):我近期身体不舒服,你帮我诊断一下。

我问他是什么情况,他又不肯说,只叫我帮他诊脉,我知道他是想考考我,我就帮他诊脉,他六脉都有风,浮中沉都有,这是比较少见的。然后告诉他:我觉得你身体比较多风,六脉见风的较少。

张三说:我近几个月来经常放屁,一天少则四五次,多则十几次。

但放屁也是一个常见现象,一般不能在脉中体现出来。在脉中体现有风,也不一定会放屁,但六脉有风也少见。

张三叫我拟一单药方,我就用了大秦艽汤加黄连,大秦艽汤祛全身之风,黄连坚肠胃,加速排肠胃的风。叫他摘两剂。

效果怎样,不能预知。

几天后,我到另一个同学的药店,〈化名李四),李四说:你不问病情,不问症状,诊脉后就开药,这样也能治病,真神奇。

我说:谁说的呢?

李四说:张三说的,他前几天来摘药,说效果很好。

但是张三也没跟我说,我还不知道效果。

我打电话问张三,他说确实好了很多。

(刘经仁体会最深医案3,昏迷三个月不醒,他十天让患者睁眼 )有一个重伤的孩子叫小吴,多处骨折,颅脑损伤。住省级大医院。以前还发过水滴筹。昏迷三个月不醒 ,紧握双拳。用手掰都掰不开,经人介绍,从2020年9月22日向他求助,医院寒凉降温,退烧,退不了,他改用补气血,祛风药。偷偷换了医院的中药服食。到2020年10月5日早上醒来,会眨眼了,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。

总结:至于古人常说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,此实一人之偏见,而后人沿习成风 。而现实则是 “阳常不足,阴奕不足”,当医者不可不知。

 

 

 


 

让中医药良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新时代下,每一位中医药人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。

-->